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孫慶:炭素產業現狀解析及前景展望
編輯:2023-11-22 16:00:04

孫慶,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原就職于吉林炭素集團任石墨化車間書記、吉炭集團副總兼附屬企業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松江炭素廠廠長、研究所書記兼第一副所長等重要職務。1999年調任中國炭素行業協會任秘書長,2020年被特聘顧問、名譽副會長。
一、炭素行業現狀解析
(一)、2023年1-7月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二)、現狀解析
1、產業發展 脫離不開經濟大環境
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三年疫情之后,世界經濟總體延續復蘇態勢。但復蘇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受到沖擊,全球貿易增長明顯下降,經濟體系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依然嚴峻,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我國發展進入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中國經濟從全球層面看,遭到少數發達國家遏制與打壓。從國內層面看,仍然面臨絕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和“需求萎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從全局、多角度分析與研判,經濟形勢雖然總體向好,但高質量發展的難度及經濟復蘇的艱巨性、嚴峻性不容忽視。任何行業的發展與經濟運行都脫離不開經濟大環境,我們炭素行業也一樣,必然受其沖擊和影響。
2、需求低迷 減產半停產已成常態
中央近期一直在提擴大內需,帶動經濟發展。但是目前由于諸多因素影響,擴大內需動力不足。各行各業的供需都在整個經濟產業鏈之內,它是相互影響的。
目前,炭素行業各大品種產品大多數需求疲軟,各企業都是依據市場經濟規律,以銷定產。企業為減少虧損,主動控產保效、調整產品結構。炭素企業開工率低,減產、半停產已成常態。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由于鋼鐵行業經濟效益不好,電爐鋼開工率很低,目前,石墨電極生產企業的開工率不足50%,其他各品種產品生產企業也遠遠未達到滿負荷生產。
3、效益下滑 職工收入銳減
由于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產品售價下滑,各企業預定指標普遍沒有完成,部分企業嚴重虧損,依據考核指標,職工實際收入在較大幅度下降。虧損企業、半停產企業也在不同程度降低工資,這也在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上影響了職工工作積極性。
我們的下游一些行業也出現這種情況,以鋼鐵行業為例,目前有些鋼廠由于虧損,也在下調職工工資,甚至有的企業中層以上干部只開當地基本生活費。
4、產能過剩 惡性競爭愈演愈烈
由于產能過剩,需求疲軟,有些企業為了保持客戶關系,為了暫時的資金周轉,隱痛降價搶市場。各大品種產品都不同程度有這類問題。因此而導致有的品種產品經營嚴重虧損,多數品種產品銷售價格下滑,經濟效益銳減。在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的形勢下,這種惡性競爭有蔓延之勢,必須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自律,加以遏制,這是炭素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5、主要上下游 經濟運營簡況
(1)石油焦:上半年石油焦走勢呈持續下調趨勢,海外進口大量涌入,沖擊了國產焦。在供需兩弱的情況下震蕩回落。
(2)針狀焦:上半年針狀焦生產企業運營壓力比較大,原料價格堅挺,下游需求疲軟,造成市場價格承壓。
(3)鋼鐵:多年來,國家要壓減粗鋼產量,成效不佳。上半年鋼鐵行業需求低迷,價格走弱,效益大幅下滑,虧損面在擴大。電弧爐煉鋼比走低,9月份電爐煉鋼利用率在38%左右徘徊,直接傳導到炭素行業,石墨電極市場價格下行,虧損面和虧損額在增大。
(4)電解鋁:上半年電解鋁消費量2058.78萬噸,同比增長4.2%。由于一度鋁價高位震蕩,雖然波動也比較大,鋁用碳素制品價格也在下滑,但總體對鋁用預焙陽極和陰極市場沖擊不是太大。
(5)工業硅:上半年工業硅產量168萬噸,預計全年產量將達346萬噸。受光伏產業拉動,產量在增長,但是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價格持續下行,傳導到礦熱爐用炭電極銷售量在增長,但是,售價也在下滑。
(6)負極材料:上半年負極材料出貨量72萬噸,同比提升33%。由于負極材料規劃產能嚴重過剩,由于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無序競爭抬頭,價格博弈激烈。生產企業效益下滑,但是影響大的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雖然利潤率大大降低,但總體經濟效益尚可。
二、炭素產業前景預測
(一)、材料性能 揭示著光明前景
炭素產品生產所用主要原料是石油化工、煤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渣,即石油焦和瀝青焦。炭素產品生產就是用石油焦或瀝青焦、瀝青等作為主要原料經過多工序的復雜深加工,較長工藝流程生產出各種炭素制品。已被廣泛用于冶金、有色、化工、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核工業、新能源、軍事工業、體育器材、生物醫療等諸多領域。隨著航空、航天、軍事工業、核工業、電子、新能源等行業的飛速發展,炭素產品的用途將越來越廣泛。炭素材料生產是能源的二次利用,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朝陽行業。
更主要是由于炭素材料的特殊和優良物理化學性能,在很多領域是任何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替代不了的,性能決定了它的生命力和廣泛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正視困難,迎難而進,更要看到光明的前景,砥礪前行。
(二)、產能過剩 預示著重新洗牌
我國各品種炭素產品產能過剩已經quanmian顯現,(石墨電極、碳電極、鋁用陽極和陰極、炭糊類、炭塊類、三高石墨等。也包括上下游的鋼鐵、石油焦、針狀焦、負極材料等等)部分產品市場競爭將會十分殘酷,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生產企業面臨重新洗牌。
在未來這輪殘酷競爭和洗牌的過程中,強者生存,弱者將被淘汰。拼的就是質量、規模經濟、品牌和成本。我們要清醒認識,超前思維,把握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骨干企業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發展壯大自己(包括整合重組),要承擔起高質量發展、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重任。
(三)、經濟復蘇 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受三年疫情影響,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沖擊,我國炭素行業,乃至其他行業,以及全球都還面臨著需求萎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經濟復蘇艱難。而且這種經濟復蘇要有一個相當的過程。
中國經濟有望從底部復蘇,但是復蘇過程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一是美國及西方國家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更為明顯;其二是居民消費要有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其三是制造業投資緩慢爬行;其四是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難以顯著反彈;其五是金融風險仍然存在;其六是經濟增長效率下降(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增量資本產出比均在下降)。
我們要認清形勢,準確判斷,保持戰略定力,匯聚政策合力,上下同心共克時艱,化挑戰為機遇,謀求良性發展。
(四)、雙碳目標 助推炭素產業發展
按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全國碳排放在2026-2029年間達峰,峰值為117-127億噸。2035-2060為加速下降期,年均減排至15%及以上。2030年為大規模撲集C02。2060年實現碳中和,全社會進入低碳發展模式。
炭素材料在許多領域使用中,不但是任何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替代不了的,還為下游用戶起到降碳減排的推動作用。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作為排碳大戶鋼鐵行業必須大幅提高電弧爐煉鋼比,或增加直接還原鐵(氫冶金)電爐煉鋼。(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爐煉鋼2.0噸/噸鋼;轉爐2.2噸/噸鋼;電爐煉鋼僅0.4噸/噸鋼。)雙碳目標倒逼電爐煉鋼比必須快速提升。可見,石墨電極的需求量會穩步增長,甚至大幅提升。
另外,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新能源發展空間廣闊,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必將極大地拉動炭素材料的需求與供給(包括特種炭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石墨負極等),并為其他行業節能減排發揮巨大作用。在經濟復蘇艱難的大經濟環境中,既要準確判斷形勢,迎難而進,也要看到光明,保持戰略定力,以求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炭素行業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強國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高質量發展 由大轉強在提速
近幾年,雖然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影響,受三年疫情影響,炭素行業經濟運行舉步維艱。但是,我們炭素行業及各企業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向炭素強國挺進的決心沒減,步子在加快。
1、我們曾經的原料短板生產聚丙烯晴基碳纖維的原料聚丙烯晴原絲、生產高端石墨電極及接頭用的針狀焦質量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已經接近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只是各企業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需要以點帶面,迅速quanmian提高。
2、核反應堆用炭材料、石墨材料,至2022年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替代。
3、部分軍工用石墨材料,過去必須要用進口相關原料,這方面也在2022年實現了軍工產品原料的國產化替代。
4、曾經全部依賴進口的半導體用三高石墨,目前,國產化替代已經超過70%。
這些科技創新重要成果是我們炭素人、炭素產業鏈上下游辛勤努力的結晶,也是我國炭素人的驕傲!
目前,中國炭素產業,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短板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雖然我們的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都在奮力拼搏,加快科研步伐,但是我們的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大工業化生產過程中質量還不穩定,生產成本遠比發達國家高。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往特殊領域用高端炭材料依賴國外發達國家,要高價進口,還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受盡種種限制和約束。我們炭素人要學習華為企業精神,加速科研攻關盡快quanmian補好短板。當然,已經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的產品在質量上仍然有一個繼續創新提高的問題。
總體來看,中國炭素工業高質量發展在提速,由炭素大國向炭素強國挺進的目標指日可待。
(這是孫慶先生在“隆眾資訊2023年炭素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2023.10.11-13 中國 重慶)”的演講,依據會刊錄入,未經本人審閱。)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孫慶:炭素產業現狀解析及前景展望
編輯:2023-11-22 16:00:04

孫慶,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原就職于吉林炭素集團任石墨化車間書記、吉炭集團副總兼附屬企業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松江炭素廠廠長、研究所書記兼第一副所長等重要職務。1999年調任中國炭素行業協會任秘書長,2020年被特聘顧問、名譽副會長。
一、炭素行業現狀解析
(一)、2023年1-7月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二)、現狀解析
1、產業發展 脫離不開經濟大環境
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三年疫情之后,世界經濟總體延續復蘇態勢。但復蘇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受到沖擊,全球貿易增長明顯下降,經濟體系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依然嚴峻,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我國發展進入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中國經濟從全球層面看,遭到少數發達國家遏制與打壓。從國內層面看,仍然面臨絕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和“需求萎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從全局、多角度分析與研判,經濟形勢雖然總體向好,但高質量發展的難度及經濟復蘇的艱巨性、嚴峻性不容忽視。任何行業的發展與經濟運行都脫離不開經濟大環境,我們炭素行業也一樣,必然受其沖擊和影響。
2、需求低迷 減產半停產已成常態
中央近期一直在提擴大內需,帶動經濟發展。但是目前由于諸多因素影響,擴大內需動力不足。各行各業的供需都在整個經濟產業鏈之內,它是相互影響的。
目前,炭素行業各大品種產品大多數需求疲軟,各企業都是依據市場經濟規律,以銷定產。企業為減少虧損,主動控產保效、調整產品結構。炭素企業開工率低,減產、半停產已成常態。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由于鋼鐵行業經濟效益不好,電爐鋼開工率很低,目前,石墨電極生產企業的開工率不足50%,其他各品種產品生產企業也遠遠未達到滿負荷生產。
3、效益下滑 職工收入銳減
由于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產品售價下滑,各企業預定指標普遍沒有完成,部分企業嚴重虧損,依據考核指標,職工實際收入在較大幅度下降。虧損企業、半停產企業也在不同程度降低工資,這也在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上影響了職工工作積極性。
我們的下游一些行業也出現這種情況,以鋼鐵行業為例,目前有些鋼廠由于虧損,也在下調職工工資,甚至有的企業中層以上干部只開當地基本生活費。
4、產能過剩 惡性競爭愈演愈烈
由于產能過剩,需求疲軟,有些企業為了保持客戶關系,為了暫時的資金周轉,隱痛降價搶市場。各大品種產品都不同程度有這類問題。因此而導致有的品種產品經營嚴重虧損,多數品種產品銷售價格下滑,經濟效益銳減。在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的形勢下,這種惡性競爭有蔓延之勢,必須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自律,加以遏制,這是炭素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5、主要上下游 經濟運營簡況
(1)石油焦:上半年石油焦走勢呈持續下調趨勢,海外進口大量涌入,沖擊了國產焦。在供需兩弱的情況下震蕩回落。
(2)針狀焦:上半年針狀焦生產企業運營壓力比較大,原料價格堅挺,下游需求疲軟,造成市場價格承壓。
(3)鋼鐵:多年來,國家要壓減粗鋼產量,成效不佳。上半年鋼鐵行業需求低迷,價格走弱,效益大幅下滑,虧損面在擴大。電弧爐煉鋼比走低,9月份電爐煉鋼利用率在38%左右徘徊,直接傳導到炭素行業,石墨電極市場價格下行,虧損面和虧損額在增大。
(4)電解鋁:上半年電解鋁消費量2058.78萬噸,同比增長4.2%。由于一度鋁價高位震蕩,雖然波動也比較大,鋁用碳素制品價格也在下滑,但總體對鋁用預焙陽極和陰極市場沖擊不是太大。
(5)工業硅:上半年工業硅產量168萬噸,預計全年產量將達346萬噸。受光伏產業拉動,產量在增長,但是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價格持續下行,傳導到礦熱爐用炭電極銷售量在增長,但是,售價也在下滑。
(6)負極材料:上半年負極材料出貨量72萬噸,同比提升33%。由于負極材料規劃產能嚴重過剩,由于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無序競爭抬頭,價格博弈激烈。生產企業效益下滑,但是影響大的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雖然利潤率大大降低,但總體經濟效益尚可。
二、炭素產業前景預測
(一)、材料性能 揭示著光明前景
炭素產品生產所用主要原料是石油化工、煤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渣,即石油焦和瀝青焦。炭素產品生產就是用石油焦或瀝青焦、瀝青等作為主要原料經過多工序的復雜深加工,較長工藝流程生產出各種炭素制品。已被廣泛用于冶金、有色、化工、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核工業、新能源、軍事工業、體育器材、生物醫療等諸多領域。隨著航空、航天、軍事工業、核工業、電子、新能源等行業的飛速發展,炭素產品的用途將越來越廣泛。炭素材料生產是能源的二次利用,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朝陽行業。
更主要是由于炭素材料的特殊和優良物理化學性能,在很多領域是任何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替代不了的,性能決定了它的生命力和廣泛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正視困難,迎難而進,更要看到光明的前景,砥礪前行。
(二)、產能過剩 預示著重新洗牌
我國各品種炭素產品產能過剩已經quanmian顯現,(石墨電極、碳電極、鋁用陽極和陰極、炭糊類、炭塊類、三高石墨等。也包括上下游的鋼鐵、石油焦、針狀焦、負極材料等等)部分產品市場競爭將會十分殘酷,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生產企業面臨重新洗牌。
在未來這輪殘酷競爭和洗牌的過程中,強者生存,弱者將被淘汰。拼的就是質量、規模經濟、品牌和成本。我們要清醒認識,超前思維,把握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骨干企業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發展壯大自己(包括整合重組),要承擔起高質量發展、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重任。
(三)、經濟復蘇 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受三年疫情影響,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沖擊,我國炭素行業,乃至其他行業,以及全球都還面臨著需求萎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經濟復蘇艱難。而且這種經濟復蘇要有一個相當的過程。
中國經濟有望從底部復蘇,但是復蘇過程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一是美國及西方國家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更為明顯;其二是居民消費要有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其三是制造業投資緩慢爬行;其四是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難以顯著反彈;其五是金融風險仍然存在;其六是經濟增長效率下降(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增量資本產出比均在下降)。
我們要認清形勢,準確判斷,保持戰略定力,匯聚政策合力,上下同心共克時艱,化挑戰為機遇,謀求良性發展。
(四)、雙碳目標 助推炭素產業發展
按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全國碳排放在2026-2029年間達峰,峰值為117-127億噸。2035-2060為加速下降期,年均減排至15%及以上。2030年為大規模撲集C02。2060年實現碳中和,全社會進入低碳發展模式。
炭素材料在許多領域使用中,不但是任何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替代不了的,還為下游用戶起到降碳減排的推動作用。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作為排碳大戶鋼鐵行業必須大幅提高電弧爐煉鋼比,或增加直接還原鐵(氫冶金)電爐煉鋼。(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爐煉鋼2.0噸/噸鋼;轉爐2.2噸/噸鋼;電爐煉鋼僅0.4噸/噸鋼。)雙碳目標倒逼電爐煉鋼比必須快速提升。可見,石墨電極的需求量會穩步增長,甚至大幅提升。
另外,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新能源發展空間廣闊,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必將極大地拉動炭素材料的需求與供給(包括特種炭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石墨負極等),并為其他行業節能減排發揮巨大作用。在經濟復蘇艱難的大經濟環境中,既要準確判斷形勢,迎難而進,也要看到光明,保持戰略定力,以求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炭素行業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強國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高質量發展 由大轉強在提速
近幾年,雖然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影響,受三年疫情影響,炭素行業經濟運行舉步維艱。但是,我們炭素行業及各企業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向炭素強國挺進的決心沒減,步子在加快。
1、我們曾經的原料短板生產聚丙烯晴基碳纖維的原料聚丙烯晴原絲、生產高端石墨電極及接頭用的針狀焦質量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已經接近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只是各企業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需要以點帶面,迅速quanmian提高。
2、核反應堆用炭材料、石墨材料,至2022年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替代。
3、部分軍工用石墨材料,過去必須要用進口相關原料,這方面也在2022年實現了軍工產品原料的國產化替代。
4、曾經全部依賴進口的半導體用三高石墨,目前,國產化替代已經超過70%。
這些科技創新重要成果是我們炭素人、炭素產業鏈上下游辛勤努力的結晶,也是我國炭素人的驕傲!
目前,中國炭素產業,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短板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雖然我們的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都在奮力拼搏,加快科研步伐,但是我們的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大工業化生產過程中質量還不穩定,生產成本遠比發達國家高。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往特殊領域用高端炭材料依賴國外發達國家,要高價進口,還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受盡種種限制和約束。我們炭素人要學習華為企業精神,加速科研攻關盡快quanmian補好短板。當然,已經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的產品在質量上仍然有一個繼續創新提高的問題。
總體來看,中國炭素工業高質量發展在提速,由炭素大國向炭素強國挺進的目標指日可待。
(這是孫慶先生在“隆眾資訊2023年炭素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2023.10.11-13 中國 重慶)”的演講,依據會刊錄入,未經本人審閱。)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


